[供方]長年大量供應蠶蛹和蠶蛹粉18971028085汪先生 |
|
|
詳細信息 |
武漢嘉瑞恒立化工有限公司長年大量供應飼料蠶蛹、蠶蛹粉,腥香濃郁,是螃蟹、龍蝦、甲魚、黃鱔、泥鰍等特種養殖品種良好的誘食劑。
蛋白含量54左右,脂肪22以上,以及十幾種氨基酸,性價比高,是各飼料廠家和養殖場替代魚粉的最佳選擇。
價格面議,量大從優,歡迎八方朋友來人來電洽談。
聯系人:汪先生18971028085微信同步。
現誠招全國各地蠶蛹經銷商,愿與朋友合作共贏!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由傳統的自然放養轉向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水產飼料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大量的集約化飼養幾乎全靠人工飼料,然而,人工飼料與傳統的天然飼料相比,其風味和適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不同的水產動物其喜好各不一樣。在不同水產動物飼料中添加不同誘食成分即誘食劑,用來提高飼料產品的誘食作用是當前水產飼料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人們將誘食劑定義為具有使魚趨向飼料周圍的化學物質;而具有促進開始攝食、持續和吞入等一系列攝餌行為的化學物質叫做促攝餌物質。對于魚來說具有引誘和促進兩種性質的活性物質較多,所以可統稱為誘食劑。 1、誘食劑作用的生理機制 水產動物攝食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起始階段,即發覺和意識到食物刺激和存在;第二尋找階段,即尋找食物位點,并趨向食物,有時猛咬和吞咽;第三攝取階段,即攝入食物并判斷食物的適口性、可食性等。水產動物這種攝食行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如顆粒大小、形狀、光澤、顏色和硬度等引起感應外,還會受到飼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學刺激而引起感應,這些化學刺激物就是誘食劑。動物對誘食劑的感應是通過動物的視覺和化學感受器(嗅覺和味覺)來實現的:視覺,水產動物其視覺能感受顏色的刺激,可根據光的明暗程度和顏色來區別物體;嗅覺,水產動物嗅覺能接受水體中低濃度化學物質的刺激,有感受氣味的能力,能區別化學物質且極靈敏,其嗅囔內的褶皺能增加其與外界水環境的接觸面積,以提高嗅覺的靈敏度,因此,魚類利用嗅覺尋覓及辨別食物的能力很強;味覺,能感受化學物質的刺激,通過味蕾而有感覺作用,魚類味蕾遍布體內外,口、唇、頭、尾、觸須、鰓、鰭、舌、咽、食道,甚至體表上也有味蕾分布,味蕾依靠完善的結構辨別食物的甜、苦、咸或酸及蛆蚓、蠶蛹、牛奶、氨基酸和其他食物提取物的味道。動物在水中接近某種餌料物質刺激時,視覺和化學感受器立即產生效應并相互配合,引起神經電位的變化和傳導,從而引發特定的行為即決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后的取舍。 研究表明,各種魚類所喜愛的氣味有所不同,肉食性魚類喜食腥味大的動物性餌料;鰻喜歡腐敗肉類的氣味;而淡水魚中的鯉、鯽、鰱等喜食具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性餌料。
2、誘食劑的種類及誘食效果
2.1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2.2 含硫有機物(DMPT) 2.3 核酸類物質 2.4 甜菜堿 2.5 中草藥
2.6動植物及其提取物 用蚯蚓作為誘食物可提高對蝦的攝食量、采食頻率和增重,且隨飼料中添加蚯蚓的量增加,黃鱔對攝食的喜好程度也逐漸增加,推測蚯蚓漿液的誘食作用可能與賴氨酸、組氨酸和甘氨酸有關,因為蚯蚓中的氨基酸含量很高。此外,鹵蟲是仔稚魚最喜歡吃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誘食性。將一些動植物的某些成分采用化學方法提取后分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魚類喜食的動植物體內的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可改善餌料的適口性,目前已證實支角類、搖蚊幼蟲、蛤子、牡蠣、魷魚、竹莢魚、玉筋魚、太平洋磷蝦、桃江對蝦、梭子蟹、丁香、田螺、蠶蛹、蚯蚓等動植物及其提取物,均有良好的誘食作用,主要是它們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Harada研究了23種植物鮮草水的提取液對盤鮑、泥鰍和五帶(魚師)的引誘活性,發現藥草香、黃柏、繡球花葉對上述3種動物都顯示出引誘性,但砂仁、巴西可可和健質亞那分別對盤鮑、泥鰍和五帶(魚師)顯示出極強的引誘活性。
3、誘食劑在漁業生產中利用意義 3.1 促進水產動物的開食和援食 3.2 提高水產動物的消化能力
|
|
給 webmaster 發短信 |
提示:登錄后可給對方發送短信,請[立即登陸] 或 [免費注冊] |
其他動物性飼料圖片信息熱門推薦 |
|